■ 刘宗灵 张博林
(相关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团结奋斗”列入党的代表大会的主题并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题目,鲜明提出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将“团结奋斗”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先决条件,将“中国式现代化”视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过程中,“团结奋斗”同“中国式现代化”不但同属于道路抉择,而且“团结奋斗”能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民心人力、积蓄磅礴力量。全面深刻理解新时代团结奋斗的丰富内涵,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其实践要求,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应有之义。
团结奋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
团结精神和奋斗精神,是中华儿女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积淀而成的宝贵民族财富,护佑着中华民族绵绵不绝、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唯一文明从未中断过的民族,依靠的就是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坚韧的民族性格,形成了同心同德、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也由此造就了自古有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保护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虽历经沧桑仍旧勠力同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依据本国国情自主选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就必然要从本民族文化基因之中汲取精神力量。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团结一心、坚忍不拔历来是民族文化的核心要义,是中华文明绵延不衰的基因密码。《周易·系辞上》中提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其意思是说,只要能够同心协力,便可以汇聚起强大的力量,做到无坚不摧。《吕氏春秋》有言:“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孟子·公孙丑下》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淮南子·主术训》讲道:“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三国志》也写道:“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由此可见,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基因。传统文化中的团结奋斗精神不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更深深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这种团结奋斗精神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为巩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危难时刻挺起奋勇抗争的民族脊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精神力量。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团结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是凝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道路上,唯有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团结奋斗精神,结合时代背景不断传承创新,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团结奋斗精神的新时代样板,在赓续团结奋斗精神的过程中不断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境界,抱定必胜信心、保持无畏气魄、坚定方向抉择,方能汇聚起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团结奋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始终坚持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持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回首党的百年历程,团结奋斗贯穿于全部历程之中。正是依靠中国人民的手挽手、肩并肩,中国共产党才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历史充分证明,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也必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团结奋斗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和独特方法,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便得以确立并不断通过实践得到贯彻落实。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提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党的二大发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更是高声呼吁:“我们一定要为解放我们自己共同来奋斗!工人和贫农必定要环绕中国共产党旗帜之下再和小资产阶级联合着来奋斗!”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团结理念与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立起形式多样的统一战线,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依靠团结奋斗精神,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迈进,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百年丰功伟绩的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历史伟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百年党史经验昭然可见,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成就的宝贵历史经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道路的具体化,与以往的发展路径一脉相承。为此,必须继续发扬团结奋斗精神,紧密与人民站在一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团结奋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前途光明,任务繁重,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同舟共济。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要想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携起手来,共同拼搏奋斗。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同时,个人与集体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团结奋斗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犹如一个黏合剂,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社会关系,促使人与人之间的能量合力能够以“滚雪球”似的方式不断向前推进。必须要维系好团结奋斗这一全国上下共同的精神纽带,广泛凝聚起最广大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紧密地将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联系在一起,唯有这样,团结奋斗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才能真正发挥出惊人的创造力和非凡的社会合力。一盘棋局,总是由“将帅”坐镇中央,车马炮各显其能,方能大局稳固。“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谋篇布局当中,党中央发挥的就是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帅”作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团结奋斗就有真正可靠的主心骨,全党上下就能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团结奋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优势所在。当今世界格局,波谲云诡,瞬息万变,众多看不见、想不到的惊涛骇浪潜伏于前进道路中,需要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凭借团结奋斗迸发出无穷的向心力和超凡的创造力,以团结促奋斗、以奋斗促繁荣,为中国式现代化孕育连绵不断的民族元气,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积蓄起磅礴伟力。
(作者单位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标签:
■刘宗灵张博林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团结奋斗”列入党
希腊多地野火肆虐---希腊雅典通讯社报道说,希腊境内目前共有65处在燃
快手二季度电商表现继续升温。8月22日,快手科技(01024 HK)发布2023
您好,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压力表有多少种牌子图片,压力表有多少种
8月22日,七夕节。记者从广东省民政厅了解到,当天广东省共结婚登记784